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刘艳 许卫华)8月10日上午,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寄到了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反诈中心,字里行间,承载着群众的信任、感谢,是鼓舞,更是催动反诈民警们前进的动力。
“真的十分感谢你们!警察同志!要不是有你们千方百计联系到我家人,竭尽全力拨打了二十余次电话,我可就遭到大损失了……”纸短情长,道不尽涟漪,感谢信的字里行间,写满了受骗群众对反诈民、辅警的由衷谢意。收到信件的民、辅警们心里暖暖的,他们表示急群众之所急,想群众之所想,是每一位公安民、辅警永恒的使命。
8月6日,反诈中心民警许卫华当天值班,一个“137……26”的电话号码引起了他的注意。
经反复拨打,该号码却一直处于呼叫转移状态。凭着长期的预警工作经验,他敏锐地感知到事有异常。于是,一方面,他迅速对接管辖地派出所上门预警,另一方面,他按下了预警对象的亲属电话号码,试图进行联系。
“你好,我是娄星分局反诈中心民警,请问你是号码137……26的亲属吗?”
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许卫华又继续问到:“你亲属李某正在遭受电信诈骗,请你务必快速联系并且阻止她。”
“不可能!”对方粗声大气,底气十足,“绝对不可能!她今年五月份才被骗了五万元!”
“吧嗒”一声,电话随即被挂断。
许卫华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,只得继续拨打。
“我在上班,没空!”“你是骗子吧,谁能证明你不是骗子!”……
在经历了数次信任怀疑和电话挂断后,坐在预警台边的许卫华更是心急如焚,却别无他法,只有一遍又一遍地拨打、解释,再拨打、再解释。
“吧嗒”挂断,他继续拨打。
“吧嗒”再挂断,他又继续拨打。
……
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细致尽责的许卫华没有气馁。他看了看手机屏幕,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二十来个拒接提示。
终于,在数十次拒接后,对方再一次接通了电话。
“请你一定相信我们,你的亲属号码现在已经限制呼入,请你试着联系一下她,麻烦迅速行动起来,时间真的很宝贵。”
“好吧,我找找看。”
听到对方愿意相信,许卫华长舒了一口气。
“警官,我看见她的摩托车了,就停在田间地头,但人没见着。”
“继续寻找 ,围绕停放摩托车的附近僻静处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”在电话那头的许卫华几乎用尽全力喊了出来。
“警官,我不相信她会被骗,她才被骗过一次,应该不会。”
“快找找!”
......
“你怎么在这里,干什么!执迷不悟的家伙……”话筒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和叫骂声。
“先别急着责怪,快拿过她的手机,看有没有转账记录。”焦急的许卫华全力地劝说着。
十分钟以后,许卫华的电话响起。
“谢谢警官,多亏了你们呀,她已经将手机绑定的银行卡悉数告诉了对方,余额足足有二十万呀,这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当!如果晚来一步,后果不堪设想。真是谢谢你们,我真糊涂呀,竟然还不相信你们。”
听着对方接连不断的感谢话语,许卫华终于嘴角上扬,露出了“心满意足”的笑容,对每一位反诈民警来说,没有什么比避免了群众的损失更让人开心。随后,许卫华隔空向其宣传了电信诈骗种类、手段及预防方法提醒他们加强自身防范,呼吁身边的亲朋好友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向辖区派出所报警,做到“不听信”、“不转账”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。
今年以来,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,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刑侦大队狠抓反诈预警劝阻工作,不断补短板,增效能,全面筑牢预警劝阻防线,共拨打预警电话18409个,发送预警短信48556条,上门见面8143次,成功拦截诈骗552起,拦截诈骗金额1310万元,有效地守护了老百姓的“钱袋子”。
这暖心的感谢信,饱含着一份真情,承载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一份信任、一份认可、一份肯定,也正是娄星公安反诈预警劝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剪影。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。”人民公安为人民,娄星公安将继续秉承宗旨、践行承诺。
责编:王彩英
来源:湖南法治报